“昨天又有个客户拿着北上广报价单来比价…”深耕成都15年的制片人老陈点起一支娇子,掰着指头算账:场地费看起来便宜,但人民公园拍晨练要提前30天报备;设备租赁省20%,但雨天去龙泉山拍城市全景的运输成本翻倍。
经过对2025年上半年37个成都拍摄案例的复盘,我们发现这些本土化陷阱: 1)错把锦里当免费场地(商业拍摄许可证2000元/天起) 2)忽略成都光线特性(秋冬雾霾季必须租借镝灯组) 3)低估方言配音难度(”川普”版解说词要预留3版录音) 4)没算好熊猫基地的黄金时段(上午9-10点饲养员配合拍摄需额外付费) 5)盲目追求4K导致加载慢(成都地铁通勤族更爱15M以内的竖版短视频)
值得关注的是,金牛区新成立的影视服务中心能提供免费勘景APP,输入”火锅店+自然光”就能匹配出12家可拍摄商户。